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鹤寺休憩时的闲适心境,充满禅意与自然之美。
前两句写诗人乘竹轿来到山间寺庙休憩,身心仿佛融入虚空,远离尘世喧嚣。"竹舆"是竹子做的简易轿子,暗示旅途的朴素;"身世住空虚"并非消极,而是表达一种放下执念、与自然合一的超脱感。
后两句用对比手法点明主旨:即便地仙(人间修行者)与天仙境界不同,但同样能享受明月清风的馈赠。"不疏"二字巧妙传递出人与自然亲密无间的状态——只要心怀宁静,平凡景物也能带来神仙般的快乐。
全诗语言如清风拂面,没有刻意说理,却通过"憩鹤""竹舆""明月清风"等意象,让读者感受到山寺的清幽与诗人淡泊的胸怀。最打动人的是那种"随处可安顿心灵"的生活智慧——不必追求虚幻的仙境,当下的清风明月已是生命最好的礼物。
范镇
范镇(1007年—1088年),字景仁,华阳人,北宋文学家、史学家,翰林学士。范镇著述甚丰,曾参与修编《新唐书》,中国史学界有“三范修史”的佳话,三范指范镇、范祖禹、范冲,均为成都华阳县(今双流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