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抵金陵散原别墅
日丝网金山,楼观眩一掣。
疾车翻星芒,聚鬨指城阙。
下驰逻卒前,露索两鲸挟。
脱去喘驿馆,竿灯映结袜。
携僮窜衢巷,俨有精魅蹑。
山气宵满盈,高风吟木叶。
寻辙得溪庐,微笑同跛鳖。
庭砌静虫声,惘惘百日别。
插架手摩卷,犹堪助幽咽。
瘦影四壁空,秃枝对突兀。
疾车翻星芒,聚鬨指城阙。
下驰逻卒前,露索两鲸挟。
脱去喘驿馆,竿灯映结袜。
携僮窜衢巷,俨有精魅蹑。
山气宵满盈,高风吟木叶。
寻辙得溪庐,微笑同跛鳖。
庭砌静虫声,惘惘百日别。
插架手摩卷,犹堪助幽咽。
瘦影四壁空,秃枝对突兀。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夜晚抵达金陵(南京)别墅时的所见所感,充满紧张、神秘和孤独的氛围。
开篇用"日丝网金山"形容夕阳余晖像细网笼罩着钟山,楼阁在快速移动的车中一闪而过。这里用"眩一掣"(快速闪动)和"疾车翻星芒"(车灯如星光飞掠)生动表现了赶路的急促感。
进城时遇到巡逻士兵拦查,"露索两鲸挟"形容士兵像鲸鱼般威猛,作者匆忙逃脱后仍心有余悸。"喘驿馆"和"窜衢巷"的描写,让读者仿佛跟着作者一起紧张地穿街走巷,感觉像被鬼魅跟踪般不安。
当终于找到溪边别墅时,作者自嘲像只笨拙的跛脚乌龟。庭院里虫鸣衬托着寂静,百日未归的怅惘涌上心头。抚摸书架上的旧书卷,更添几分伤感。最后"瘦影四壁空"的孤独身影与窗外光秃的树枝相对,将整首诗的孤寂感推向高潮。
全诗通过快速切换的镜头(飞驰的马车、森严的城门、幽暗的街巷)和生动的比喻(如鲸鱼般的士兵、跛脚的乌龟),把一次夜归经历写得惊心动魄又充满诗意。最打动人的是那种"终于到家却依然孤独"的复杂感受,让每个在外奔波的人都能产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