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赵翼在晚年除夕夜所写,表达了他对人生、家庭和时局的感慨。
首联"天假馀年逢七七,曾玄递抱发垂肩":诗人说自己很幸运活到77岁高龄,已经四世同堂(曾孙、玄孙都出生了),头发都垂到肩膀了。这里透露出对长寿的欣慰和对天伦之乐的满足。
颔联"虽邀汤饼堪频集,敢望箕裘得几传":虽然经常能享受儿孙满堂的家宴("汤饼"指简单的饭食),但不敢奢望家业能传承多少代。这里既有对家庭团聚的珍惜,也流露出对家族未来的担忧。
颈联"偶以萑苻填岭海,顿今桑梓染风烟":突然说到社会动荡("萑苻"指盗贼),让家乡也笼罩在战乱中。这里从家庭转向社会,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
尾联"即看宵遁宁人力,此夕何妨卧榻眠":虽然看到坏人连夜逃跑,但除夕之夜还是安心睡觉吧。在动荡中保持淡定,体现了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
全诗从个人长寿之喜,写到家族传承之忧,再转到社会动荡之虑,最后归于除夕夜的平静。77岁的诗人用朴实语言,把个人命运与家国情怀自然融合,既有对生活的感恩,也有对时局的关切,更有历经沧桑后的从容。最打动人的是这种真实的人生体验和豁达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