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闲适的秋日山居场景,充满了自然野趣和隐逸情怀。
前两句写傍晚时分,柴门半卷,山居生活远离尘嚣。"柴桑"暗示了陶渊明式的隐居生活,"俗驾疏"说明很少有人来打扰。中间四句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山居的细节:青苔上留着鹤的脚印,落叶上爬着虫子,像是天然的书卷;翠竹的影子映在香案上,泉水在石渠中叮咚流淌。这些意象共同营造出一个远离尘世、生机盎然的自然世界。
最后两句是点睛之笔:在这样美好的环境中枕着烟霞入眠,连农夫耕作的声音都显得多余可笑。这里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满足,认为这种与自然为伴的生活,比辛苦劳作更有意义。
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通过一系列生动的细节描写,展现了山居生活的闲适美好,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自得其乐的心境。读来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高质斋
高质斋,失其名。清康熙时高士奇辑高翥《菊涧集》,附其诗入集中(《菊涧集》高士奇序)。今录诗五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