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登祝融峰
衡岳冠南斗,祝融薄青天。
白云蒙其上,往往限飞仙。
属兹新霁候,澄景吐鲜妍。
既欣历览便,复忘登陟艰。
向下见群岫,凝云如积绵。
苍茫一气中,安辨陌与阡。
大壑趋洞庭,馀霞映湘川。
昔闻有灵閟,积霭常弥年。
岂伊神理感,而能破重玄。
将发紫庭秘,即此晤真诠。
白云蒙其上,往往限飞仙。
属兹新霁候,澄景吐鲜妍。
既欣历览便,复忘登陟艰。
向下见群岫,凝云如积绵。
苍茫一气中,安辨陌与阡。
大壑趋洞庭,馀霞映湘川。
昔闻有灵閟,积霭常弥年。
岂伊神理感,而能破重玄。
将发紫庭秘,即此晤真诠。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登上祝融峰的壮丽景色和诗人的感悟。
开头四句写祝融峰的高耸雄伟,它像南斗星一样统领南岳衡山,山峰直逼青天,白云缭绕,仿佛连飞仙也难以逾越。
接下来六句写雨后初晴的美景:澄澈的天空下,景色格外鲜亮。诗人既为能一览众山而欣喜,又因景色太美而忘记了登山的辛苦。向下望去,群山被云雾笼罩,像堆积的棉絮一样,天地间一片苍茫,连田野小路都分不清了。
随后四句写远眺的壮阔景象:深谷向着洞庭湖延伸,晚霞映照着湘江。传说这里曾有神灵居住,常年被云雾遮蔽,而今天却云开雾散,让诗人得以窥见这神秘的景色。
最后四句是诗人的感悟:或许是神灵感应,让他能看透这深邃的玄机。在这紫气缭绕的仙境中,他似乎领悟到了宇宙的真理。
全诗通过描绘雨后祝融峰的奇幻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宇宙奥秘的思考,语言生动,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