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游竹溪寺①

千竿缘⑴竹一湾溪,掩映禅房绕曲堤。
烟湿翠园花隐隐,云深碧涧草⑵萋萋。
无营祇觉幽怀旷,自在惟闻好鸟啼。
清磬数声人去也,咏归还过画桥西(余美玲编校)。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游览竹溪寺的宁静画面,充满了自然与禅意的交融。

前两句勾勒出竹林溪水的整体环境:上千根青竹沿着溪水生长,弯曲的堤岸掩映着寺庙的房屋。这里用"缘竹"(沿着竹子)和"绕曲堤"(环绕弯曲的堤岸)的描写,让读者仿佛看到竹林与溪水相依相伴的柔美景象。

中间四句通过细腻的感官描写展现春日景致:湿润的雾气中,花园里的花朵若隐若现;幽深的溪涧旁,青草茂盛生长。诗人在这里完全放松,不刻意追求什么,只觉得心胸开阔;只听见自在的鸟鸣声,其他烦恼都抛在脑后。这些描写特别生动,"烟湿"、"云深"的用词让人感受到春日湿润朦胧的美感。

最后两句写游览结束时的情景:清越的钟声响起,人们陆续离开,诗人吟咏着诗句走过小桥西边。这里的"清磬"(清脆的钟声)和"画桥"(如画般的小桥)用得很有意境,让整首诗在悠远的钟声中缓缓收尾。

全诗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它营造出的那种闲适自在的氛围。诗人没有刻意描写自己的心情,但通过竹林、溪水、雾气、鸟鸣这些自然景物,以及"无营"(没有刻意追求)、"自在"等词语,自然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享受当下的生活态度。读这首诗,就像跟着诗人一起进行了一场净化心灵的春游,让人暂时忘却烦恼,感受大自然的宁静美好。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