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伯兄羽扇旋报七古一章依韵奉答
高哉碧梧栖凤毛,𡄸𡄸振融陵丹霄。郁乎苍松盘鹤顶,翩翩展翅依云巢。
君子于止知所止,坚吾寄托畴能摇。丰肌美羽胡为者,钟鼎何如安藜蒿。
君昔仁风遍泽国,举手翩阳阳不骄。今年六月又苦热,金飙送入始清萧。
我惭一扇寄千里,聊为两地除炎歊。君非热中我冷宦,古人何必矜题桥。
胸襟磊落笔锋利,趋炎附热非英豪。湖山别去今七载,熙州焉能比霅苕。
数椽官舍地低湿,往往久雨生寒潮。千峰万岭罗户右,绕墙芬馥多兰椒。
黎祁一味颇不厌,开轩扫榻能相邀。司空佛图助吟咏,山川刻露飞彩毫。
春花秋月期不至,徒令诗笔走清超。相思团扇对明月,遥知月下宽征袍。
风生一握凉侵臂,秋果再热奚辞劳。君身松柏是后彫,况有雏凤夸翔翱。
天伦乐叙欣所遭,一枝笑我同鹪鹩。君诗摺叠等琼瑶,盥薇读罢香暗飘。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兄长的一封深情家书,用扇子作为情感纽带,表达了兄弟间的思念与人生志趣。全诗可分为四个部分:
1. 赞美兄长风骨
开篇用凤凰栖梧桐、白鹤绕松树的画面,比喻兄长品格高洁("君子知所止")。说兄长虽有能力享受富贵("钟鼎"),却选择清贫生活("安藜蒿"),就像不慕虚荣的凤凰,暗含对兄长淡泊名利的敬佩。
2. 扇子寄深情
六月酷暑时,作者寄扇子给千里外的兄长("一扇寄千里"),既是送清凉,更是传递思念。提到"团扇对明月"的想象画面,如同视频通话般生动,说兄长在月下收到扇子一定会展开衣袍乘凉,温馨又幽默。
3. 兄弟不同路
用对比手法写兄弟人生选择:兄长如松柏长青("松柏后凋"),孩子也优秀("雏凤翱翔");而自己像小鸟("鹪鹩")守着简陋官舍。但强调兄弟都不趋炎附势("非英豪"趋炎附热),透露出坦然接受命运差异的豁达。
4. 以诗代酒话家常
最后把兄长的诗比作美玉("琼瑶"),说读时仿佛闻到花香,用生活化比喻形容文字之美。全诗在"秋果再热奚辞劳"处点睛——就像甘愿为亲人反复加热水果的体贴,兄弟情谊经得起时间考验。
诗中亮点:
- 用"扇子"贯穿全篇,既是实物又象征情谊
- "凤凰/松柏"与"鹪鹩"的对比,展现不同活法都值得尊重
- "月下宽征袍""秋果加热"等细节充满生活温度
- 语言如闲话家常,却蕴含"安贫乐道"的深刻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