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住寺道中

半村晴日乌盐角,十里春溪雀李花。
饼饵风来香冉冉,教人那得不思家。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乡村的生动画面,语言清新自然,充满生活气息。

前两句"半村晴日乌盐角,十里春溪雀李花"勾勒出明媚的春光:半个村子沐浴在阳光下,黑色的盐角(可能是屋檐装饰)在晴空下格外醒目;十里长的春溪两岸,李花盛开如雪,雀鸟在花间欢跃。这里用"乌盐角"的深色与"雀李花"的白色形成色彩对比,画面感很强。

后两句"饼饵风来香冉冉,教人那得不思家"由景入情:春风送来农家烤饼的香味,这熟悉的味道自然勾起诗人的思乡之情。一个"冉冉"把香气随风飘散的动态写得十分传神,而"那得不"的反问句式,更强化了这种乡愁的不可抗拒。

全诗妙在选取了"盐角"、"李花"、"饼香"这些乡村特有的小事物,通过视觉、嗅觉的多感官描写,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最后点出的思乡之情也水到渠成,毫不做作,展现了田园诗质朴动人的魅力。

舒岳祥

(1236—?)台州宁海人,字舜侯,一字景薛。理宗宝祐四年进士。仕终承直郎。尝以文见吴子良,子良称其异禀灵识,如汉之贾谊。后以文学名。宋亡不仕,避地奉化,与戴表元友善,表元之学,得力于岳祥为多。尝读书于阆风台,人称阆风先生。著述统名《阆风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