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叫姜羽仪的隐士高人,通过几个生活场景展现他的风骨和才华。
前两句说兵法大家离开后学问失传,唯独我们家乡还有姜羽仪这样的高人传承学问。这里用"六韬"(古代兵书)暗指姜羽仪学识渊博。
中间四句用两个对比场景:太尉府(高官府邸)想招揽他当门客,湖州官府也请他做参谋,说明他很有声望。但这位高人过着两种生活:在正式场合("座分雨露"指官方场合)喝着御赐的黄封酒,家门口却插着象征隐士生活的红旗,显示他身在官场却保持隐士本色。
最后两句最有意思:湖上老人问他来历,他乘着小船像古代隐士范蠡(鸱夷是范蠡的别号)一样潇洒离去。这里用范蠡功成身退的典故,暗示姜羽仪虽然受官府重视,但更向往自由自在的隐逸生活。
全诗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一个身在官场却心向江湖、既有学识又淡泊名利的隐士形象。最打动人的是最后那个乘舟远去的背影,给人留下无限遐想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