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郑亨仲可友亭

郑君坐交穷,结柳穷不去。
无朋长独立,老大荒村住。
荒村扫人迹,取友惟西山。
当应爱山标,可望不可攀。
牵萝架风亭,巀嶭揖高调。
修檐入危碧,阮眼坐相照。
嗟今轻薄子,对面生九疑。
宁如友真山,贞质终无移。
怜君意超超,愧我劳勿勿。
未共结交心,漫负心脾骨。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叫郑亨仲的人,他住在偏僻的荒村,没什么朋友,只能把山当作朋友。诗人通过这个故事,表达了对真诚友谊的向往和对现实人际关系的失望。

诗的开头说郑亨仲生活穷困,像被柳树缠住一样摆脱不了贫穷。他没有朋友,只能孤独地住在荒村里。在这样人迹罕至的地方,他唯一的朋友就是西山。

诗人描写郑亨仲把山当作朋友:他搭建了一个亭子,可以远望高山;高高的屋檐仿佛伸入碧空,他坐在那里与山对视。这里用"阮眼"这个典故(阮籍能用青眼看真朋友),说明他把山当成了真正的知心朋友。

接着诗人感叹现在的人都很虚伪,表面上跟你称兄道弟,背地里却充满猜疑("九疑"指九疑山,比喻人心难测)。相比之下,郑亨仲把山当朋友反而更好,因为山永远不会变心。

最后诗人说自己很惭愧,虽然想和郑亨仲做朋友,但还没能真正交心。这里暗示在现实中很难找到像山那样真诚不变的朋友。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用简单的山村生活,道出了一个深刻的人生道理:有时候大自然比人更可靠,真正的友谊贵在真诚。诗人通过对比虚伪的人际关系和郑亨仲与山的"友谊",表达了对纯真感情的向往。

范浚

范浚(1102-1150),字茂名(一作茂明),婺州兰溪(金华兰溪)香溪镇人,世称“香溪先生”。绍兴中,举贤良方正。以秦桧当政,辞不赴。闭门讲学,笃志研求,学者称香溪先生。浚著有《香溪集》二十二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