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一位即将赴任的官员卢提刑的赠别之作,表面是安慰劝勉,实则暗含对现实困境的深刻揭露。
首联用"休叹不逢时"安慰对方,但紧接着指出当地情况已经非常危急,暗示卢提刑面临的是一个烂摊子。这里的"再危"说明问题积累已久。
颔联用生动的对比描写民生疾苦:"赤立一丝"形容百姓穷得只剩一根布条遮身,"青衿二百"则指学生们张着嘴等饭吃。这两句凸显了当地百姓和读书人的极度贫困。
颈联用具体数字展现官员的优厚待遇:"千缗"是巨额俸禄,"五顷田"是丰厚福利。这与前文百姓的困苦形成强烈反差,暗含讽刺意味。
尾联看似豁达,实则沉痛:只要百姓不闹事,自己挨饿受冻也无所谓。这既是对卢提刑的期许,希望他能改善民生,也透露出作者对现实的无奈。
全诗通过对比手法,将官员待遇与百姓疾苦并置,在看似平和的赠别中暗含尖锐的社会批判。语言平实但力道十足,数字的运用尤其具有说服力,让读者直观感受到社会的不公。
项安世
项安世(1129--1208),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任秘书省(管理皇家典籍)正字,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宁宗庆元元年出通判池州,开禧二年(1206年)起知鄂州,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及后以太府卿终其官职。庆元年间因谪居江陵,足不出户,专事研究,于《左传》、《周易》诸经皆有见解,项安世自谓其学得自程颐《易传》,纪晓岚评价:“安世之经学深矣,何可轻诋也。”嘉定元年(1208年)卒。有《周易玩辞》十六卷、《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其生平可见于《馆阁续录》、《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