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陈太史所筑凌云亭四首 其一

太史曾题仲举舆,子虚赋就压蓬庐。
终然不负凌云志,会向蓬莱顶上居。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叫陈太史的人建了一座叫"凌云亭"的亭子,诗人写了四首诗来赞美,这是其中的第一首。

前两句说的是陈太史的才华:
- 第一句"太史曾题仲举舆":陈太史曾经像古代名士一样,在车上题写文章(古代有身份的人常在车上题诗作文)。
- 第二句"子虚赋就压蓬庐":他写的文章像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一样出色,让简陋的茅草屋都显得不平凡了。

后两句是赞美他的志向:
- "终然不负凌云志":他始终没有放弃自己高远的志向。
- "会向蓬莱顶上居":将来一定能达到像蓬莱仙山那样的至高境界。

简单来说,这首诗就是在夸陈太史:
1. 文章写得好,堪比古代大文豪
2. 志向远大,不甘平庸
3. 相信他终将实现抱负,达到人生巅峰

诗人用建亭子这件事,来比喻一个人追求理想的过程。就像建在高处的亭子一样,人的志向也应该往高处走。整首诗充满对朋友的欣赏和鼓励,读起来很有正能量。

刘宰

刘宰(1167—1240)字平国,号漫塘病叟,镇江金坛(今属江苏)人 。绍熙元年(1190)举进士。历任州县,有能声。寻告归。理宗立,以为籍田令。迁太常丞,知宁国府,皆辞不就。端平间,时相收召誉望略尽,不能举者仅宰与崔与之二人。隐居三十年,于书无所不读。既卒,朝廷嘉其节,谥文清。宰为文淳古质直,著有《漫塘文集》三十六卷,《四库总目》又作有语录,并传于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