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 修行
阴尽阳纯,命停性住,先须汞识铅知。白坚黑固,土马木牛随。卯酉常从子午,申庚聚、用坎迎离。刀圭至,震龙兑虎,赤风斗乌龟。堪宜。真水火,癸丁炉灶,丹结何疑。漱琼浆玉液,神水华池。滋润灵芽瑞雪、日鸡叫、月兔推金翁喜,黄婆立便,养姹女婴儿。
现代解析
这首《满庭芳·修行》用大量道家炼丹术语,描绘了一幅内在修行的玄妙图景。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1. 阴阳调和的修炼基础
开篇"阴尽阳纯"点明修行本质——通过调和体内阴阳能量(类似正负电荷平衡),达到"命停性住"的稳定状态。"汞识铅知"借用炼丹材料,比喻要认清生命能量的本质(汞指流动的元神,铅指沉静的精气)。
2. 五行运转的修炼过程
"白坚黑固"对应金水属性,"土马木牛"象征土木能量,诗中用十二时辰(子午卯酉)和天干(申庚)表示修炼的时机。就像调配化学试剂般,要让不同属性的能量在特定时间交汇("用坎迎离"指水火交融),最终形成珍贵的内丹("刀圭"是微量丹药)。
3. 脱胎换骨的修炼成果
后段展现修炼成功后的美妙景象:"琼浆玉液"指体内生成的能量甘露,"灵芽瑞雪"比喻纯净的身心状态。用"日鸡月兔"(日月精华)、"姹女婴儿"(纯阳纯阴之体)等意象,描绘修行者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就像孕育新生命般获得重生。
全诗像一份加密的修炼手册,把人体比作炼丹炉,通过调动自然界的能量规律(日月运行、五行生克)来实现生命转化。虽然表面在讲炼丹术,实际是借物喻理,讲述如何通过内在修行达到身心升华。
王哲
(1112—1170)咸阳人,道士,初名中孚,字允卿。熙宗天眷初应武举,改名德威,字世雄;海陵王正隆四年学道,改名,字知明,号重阳子。倜傥尚义,不拘小节,好属文,才思敏捷。学道后往来终南山一带,曾在终南县南凿穴而居。后至山东崳山全真庵。所创教派名全真道。马丹阳、丘长春、王玉阳、郝广陵、谭处端皆其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