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山洞石床上休憩的悠然自得,展现了与自然融为一体的隐逸情趣。
开头两句写石床所在的环境:一张石床嵌在空旷的山洞里,周围山势起伏如同堆叠的画卷。这里用"涵虚"形容山洞的空灵,"势若堆"把静态的山写得生动立体。
中间四句通过具体意象展现闲适生活:睡梦中仿佛变成蝴蝶般自由(用庄周梦蝶典故),石枕上爬满青苔说明居住的自然野趣。无论是晴朗的白昼还是静谧的夜晚,总有清风明月相伴。这些意象共同构建出一个超脱尘世的意境。
最后两句点明主旨:要体会隐居的真趣,不在于追求险峻的高山(崔嵬),而在于这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闲适心境。"卧云"这个意象特别巧妙,既实指躺在云雾缭绕的山中,又暗喻远离尘世的高洁情怀。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通过石床、蛱蝶、莓苔、明月等意象,把抽象的隐逸之乐写得具体可感。最可贵的是传递出一种生活哲学:真正的闲适不在于外在环境多么壮丽,而在于内心能否感知平凡中的美好。
林通
贺州富川人,字达夫。仁宗时为御史,后弃官归。工诗,隐于豹山,邑人名其山曰隐山,岩曰潜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