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大年马丞相

人生寄浮云,世味如嚼蜡。宁分螬半食,肯逐乌三匝。

纷纷相彼我,此道方噂沓。君看王孙猿,爱恶卒难合。

吾侪异市道,所贵相知心。临分倾意气,泣下时沾襟。

古来耿介士,不憩恶木阴。茫茫天宇间,四顾徒悲吟。

现代解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世俗名利的淡漠和对真挚情谊的珍视,用生动的比喻展现了知识分子的清高品格。

全诗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1. 前四句用"浮云""嚼蜡"形容人生虚妄、世态炎凉,表示宁愿像庄子那样吃虫蛀过的果子(螬半食),也不愿像乌鸦绕树三圈那样趋炎附势。

2. 中间六句批判了社会上跟风站队的现象,用猿猴不合群的特性自比,强调真正的友谊贵在知心。写到动情处,甚至出现"泣下沾襟"这样直白的抒情,展现文人重情义的一面。

3. 最后四句以"恶木阴"为喻,表明绝不与品行不端者为伍的立场。结尾"茫茫天宇"的苍茫景象,烘托出坚守节操者的孤独感,但"耿介士"的称谓又透着几分自豪。

全诗最动人的是两种对比:一是把世俗比作无味的蜡,把真情比作催泪的酒;二是用猿猴的孤傲对比市侪的圆滑。这些比喻通俗却精准,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作者"宁做真小人,不当伪君子"的骨气。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