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昌英叔知县之官麻阳

政坐诗无半点尘,天令著句锦江春。
远民蒙惠即真学,漫仕缘亲非为身。
许日相从今恨少,先生此别我谁邻。
不应更作徒劳叹,廊庙方寻密县人。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杨万里送别朋友昌英叔去麻阳当知县时写的,字里行间既有对友人才华的赞美,也有对离别的不舍,更寄托了对朋友为官造福百姓的期待。

前两句夸赞朋友的诗歌清新脱俗,像锦江的春天一样生机盎然。"政坐诗无半点尘"是说他的诗不落俗套,干净纯粹;"天令著句锦江春"则用锦江春色比喻他诗句的鲜活灵动。

中间四句表达了对朋友的真挚情感和期许。"远民蒙惠即真学"是说能让远方百姓受益就是真正的学问,体现了作者看重实际为民的价值观;"漫仕缘亲非为身"则点明朋友当官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照顾亲人,可见其重情重义。后两句"许日相从今恨少,先生此别我谁邻"直白地表达了不舍——往日相处时光太短暂,如今分别后自己会感到孤单。

最后两句是安慰和鼓励。"不应更作徒劳叹"劝朋友不要为离别伤感;"廊庙方寻密县人"用典故暗示朝廷正在寻找像朋友这样的人才,暗含对他仕途的祝福。

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没有华丽辞藻,却饱含真情实感。最打动人的是诗中体现的价值观:真正的学问要造福百姓,做官不是为了个人利益。这种思想在今天依然值得品味。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