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张子仪抑篇荔枝诗韵(并序 庚申十一月九日)

驲骑尘飞受暑风,绝怜丹脸透青龙⑴。
欧闽后出名高尚,广蜀先驱品下中⑵。
遥忆东坡分晒白,预邀老杜赋轻红。
明年倘未归黄闼,生熟何忧更异同。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荔枝,通过对比不同产地荔枝的优劣,表达了对美食的喜爱和对生活的豁达态度。

前两句写快马加鞭送来荔枝的场景:驿站的马儿飞奔扬起尘土,顶着热风送来荔枝,鲜红的果皮下透出青龙般的纹路,让人爱不释手。这里用"丹脸"形容荔枝红艳的外皮,"青龙"比喻果皮下若隐若现的纹路,非常生动。

中间四句比较各地荔枝:先说福建(欧闽)的荔枝虽然上市晚,但品质最好;广东四川(广蜀)的荔枝上市早,品质却一般。然后联想到两位大文豪:苏轼(东坡)曾把晒白的荔枝分给朋友,杜甫(老杜)写过赞美浅红色荔枝的诗。这里用历史典故,既夸了荔枝,又显得很有文化底蕴。

最后两句是诗人的感慨:如果明年还没调回京城(黄闼指皇宫),也不用纠结荔枝是生是熟、是好是坏。表现出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不管在哪里,都能享受当下的美好。

全诗把日常的荔枝写得妙趣横生,既有对美味的赞叹,又透露出豁达的人生观。最妙的是把历史典故信手拈来,让吃荔枝这件事变得雅致有趣,展现了古人把平凡生活过出诗意的智慧。

周必大

周必大(1126年8月15日—1204年10月25日),字子充,一字洪道,自号平园老叟。原籍管城(今河南郑州),至祖父周诜时居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周家村)。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庐陵四忠”之一。开禧三年(1207年),赐谥文忠,宁宗亲书“忠文耆德之碑”。周必大工文词,为南宋文坛盟主。与陆游、范成大、杨万里等都有很深的交情。著有《省斋文稿》、《平园集》等80余种,共200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