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旅怀》写的是一位漂泊在外的游子对故乡和故人的深切思念,以及旅途中的孤独与感伤。
首联"十年不倚谢公楼,满眼凄凉上客舟"直接点出主题:诗人已经十年没有回到故乡(谢公楼代指故乡的某个标志性建筑),如今满眼都是凄凉景象,独自登上客船继续漂泊。这里的"凄凉"既是眼前景,更是心中情。
颔联"往事尽随流水去,青山长忆故人游"用流水比喻逝去的时光和往事,用不变的青山反衬人事变迁。诗人望着青山,总是想起与故人同游的快乐时光,这种对比更显当下的孤独。
颈联"海门风起天将暮,渡口云生树欲秋"转向写眼前旅途景色:海风吹来天色将晚,渡口乌云密布,树木显出秋意。这些萧瑟的景物描写,其实都是在烘托诗人内心的苍凉。
尾联"络纬自啼花自落,更堪回首是他州"最为动人:纺织娘(络纬)自顾自地鸣叫,花儿无声凋落,而最让人伤怀的是回头望去,眼前都是陌生的他乡风景。"自啼""自落"的"自"字用得极妙,强调自然万物各得其所,唯独诗人漂泊无依的孤独。
全诗通过时间流逝(十年)、空间转换(客舟、他州)、景物烘托(秋风暮色、虫鸣花落)等手法,将游子思乡的愁绪层层递进,最后定格在"回首他州"这个充满距离感的画面上,让读者真切感受到那份刻骨铭心的乡愁。诗中"流水""青山""风""云"等意象都是古典诗词常用元素,但组合在一起却营造出新鲜动人的意境。
释斯植
释斯植,字建中,号芳庭,武林(今浙江杭州)人。曾住南岳寺,晚年筑室天竺,曰水石山居。与同时诗人胡三省、陈起等多有唱酬。《南宋六十家小集》收有《采芝集》及《采芝续稿》各一卷(续稿有理宗宝祐四年自跋)。事见本集及《续稿跋》。释斯植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为底本,《采芝集》编为第一卷,《采芝续稿》编为第二卷。校以读画斋本《南宋群贤小集》(简称群贤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