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元祝赞诗
皇帝践祚,圣同尧禹。
纂承丕基,光显宗祖。
载弘洪烈,继离照午。
昭德惟新,民物咸睹。
明视达聪,通今博古。
登能庸贤,左右规矩。
克剪奸凶,靡遗细钜。
服德畏威,局蹐伏俯。
海夷毕臣,罔敢违拒。
天锡皇元,混一寰宇。
绥厥黎庶,德滂仁煦。
岛壤蛮陬,无远弗溥。
元贞元日,百典具举。
龙戟鸾旂,排执而伍。
百辟跄跄,拜笏蹈舞。
众乐奏和,凤翼应拊。
地产百祥,天降百祜。
贡璧献琛,摩肩踵武。
天锡皇元,作万邦主。
如日之升,下熙九土。
箙矢櫜弓,式偃兵旅。
国既阜丰,民亦无窭。
愿永万年,惟馨德辅。
祈与天齐,无坠厥绪。
臣作歌诗,播诸乐府。
纂承丕基,光显宗祖。
载弘洪烈,继离照午。
昭德惟新,民物咸睹。
明视达聪,通今博古。
登能庸贤,左右规矩。
克剪奸凶,靡遗细钜。
服德畏威,局蹐伏俯。
海夷毕臣,罔敢违拒。
天锡皇元,混一寰宇。
绥厥黎庶,德滂仁煦。
岛壤蛮陬,无远弗溥。
元贞元日,百典具举。
龙戟鸾旂,排执而伍。
百辟跄跄,拜笏蹈舞。
众乐奏和,凤翼应拊。
地产百祥,天降百祜。
贡璧献琛,摩肩踵武。
天锡皇元,作万邦主。
如日之升,下熙九土。
箙矢櫜弓,式偃兵旅。
国既阜丰,民亦无窭。
愿永万年,惟馨德辅。
祈与天齐,无坠厥绪。
臣作歌诗,播诸乐府。
现代解析
这首《正元祝赞诗》是一首典型的古代皇家颂歌,用现代话来说,就是给皇帝登基唱赞美的"主题曲"。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它的核心内容:
1. 皇帝形象塑造
全篇把新皇帝比作尧舜禹这样的上古明君,说他继承了祖宗基业("纂承丕基"),像正午太阳一样光芒万丈("继离照午")。特别强调皇帝"通今博古"的学识和"登能庸贤"的用人智慧,还说他能铲除奸邪("克剪奸凶"),让坏人瑟瑟发抖("服德畏威")。
2. 国家强盛描写
诗中炫耀元朝疆域辽阔("混一寰宇"),连海外蛮夷都来臣服("海夷毕臣")。用"贡璧献琛,摩肩踵武"这样排队进贡的场景,表现万国来朝的盛况。还说国家仓库充实("国既阜丰"),百姓不再贫穷("民亦无窭")。
3. 仪式感拉满
描写登基大典时特别有画面感:龙旗鸾驾排成长队("龙戟鸾旂,排执而伍"),百官穿着礼服跳舞("百辟跄跄,拜笏蹈舞"),乐队演奏时连凤凰都来伴舞("凤翼应拊"),就像一场古代"国庆晚会"。
4. 美好祝愿
最后用"愿永万年""祈与天齐"这样的句子,表达希望皇权永固的心愿。诗人说自己写这首歌是要让乐府传唱("播诸乐府"),相当于古代的主旋律宣传曲。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 用太阳、龙凤等吉祥意象营造皇家威严
- 通过具体场景(朝贡、庆典)展现国力
- 虽然都是吹捧话,但比喻生动,比如把皇帝比作"下熙九土"的太阳
- 节奏感强,适合配乐演唱
本质上,这就是一首古代版的《歌唱祖国》,只不过歌颂对象是皇帝而非国家。虽然今天看来有些夸张,但能让我们直观感受到古代皇家庆典的壮观场面和当时人对皇权的崇拜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