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余仲庸松风阁韵十九首 其六

已著遗经洗此心,更寻流水濯吾襟。
经旬不涉溪边路,荇带苔钱如许深。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通过研读经典和亲近自然来净化心灵的场景,语言简单却意境深远。

前两句"已著遗经洗此心,更寻流水濯吾襟"是说:我已经通过研读古人留下的经典著作洗涤了内心,现在还要去溪水边,让流水洗净我的衣襟(象征进一步净化)。这里用"洗心"和"濯襟"两个动作,生动表现了追求精神净化的过程。

后两句"经旬不涉溪边路,荇带苔钱如许深"则写:因为十多天没来溪边,水草和青苔已经长得很茂盛了。这里的"荇带苔钱"不仅描绘出溪边自然生长的景象,更暗示了时光流逝、自然生长的哲理。

整首诗通过"读书"和"临溪"两个日常场景,表达了作者追求精神升华的生活态度。最妙的是后两句,看似只是写景,实则蕴含着深刻的人生感悟:心灵修养如同溪边的植物,需要持续呵护,稍有懈怠就会"荒芜"。这种将人生哲理融入寻常景物的写法,正是这首诗的魅力所在。

裘万顷

裘万顷(?~1219)南宋诗人。字元量,号竹斋,洪州新建(今江西南昌)人。淳熙十四年进士,历仕吏部架阁、大理司直、江西抚干,性至孝,有节操,有诗集行世,其诗清婉流利,描绘却颇有情致。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