赐诸葛颖

参翰长洲苑,侍讲肃成门。
名理穷研核,英华恣讨论。
实录资平允,传芳导后昆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隋炀帝杨广写给大臣诸葛颖的赠诗,用现代话来说就是皇帝给得力下属的一封"表扬信"。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1. 工作能力夸夸篇 前四句是夸诸葛颖的业务能力:"你在长洲苑帮我处理文书(参翰),在肃成门给皇族讲课(侍讲)",说明他既是文书秘书又是皇家导师。"能把深奥的道理研究透彻(名理穷研核),学问精华随便聊几句都很有见地(英华恣讨论)",这是表扬他学问扎实、表达能力强。

2. 职场价值肯定篇 "实录资平允"是说他在记录国家大事时公平靠谱,像个人形录音笔,但比录音笔更有判断力。"传芳导后昆"是说他的人品和学问都能成为后辈的榜样,相当于现代领导对员工说"你要带好新人啊"。

3. 帝王心思解读 全诗短短30字,却透露出领导最喜欢的员工特质:既要能写材料(参翰),又要能讲课(侍讲);既要有学问(名理),又要会表达(讨论);既要做事靠谱(平允),还要带团队(后昆)。隋炀帝用"恣讨论"的"恣"字特别妙,形容讨论时畅所欲言的状态,说明他们不仅是上下级,还有点学术伙伴的关系。

这首诗就像现在公司年会上领导给优秀员工的颁奖词,只不过用诗歌形式写得更雅致。既展现了诸葛颖的全能型人才特质,也反映了隋炀帝重视文化建设的治国风格。

杨广

隋炀帝杨广(569年-618年4月11日),华阴人(今陕西华阴)人,生于隋京师长安,是隋朝第二位皇帝,一名英,小字阿麽。隋文帝杨坚、独孤皇后的次子,开皇元年(581年)立为晋王,开皇二十年(600年)十一月立为太子,仁寿四年(604年)七月继位。他在位期间修建大运河(开通永济渠、通济渠,加修邗沟、江南运河),营建东都洛阳,开创科举制度,亲征吐谷浑,三征高句丽,因为滥用民力,造成天下大乱直接导致了隋朝的灭亡。公元618年在江都被部下缢杀。唐朝谥炀皇帝,夏王窦建德谥闵皇帝,其孙杨侗谥为世祖明皇帝。《全隋诗》录存其诗40多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