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寿门游若溪广惠寺是陈武帝故宅①

若溪走玉龙,连山抱千层。
水风引到寺,老树青鬅鬙。
上巢大觜乌,下络交枝藤。
王气久死灰,阴怪争来凭。
陈帝起里中,樵牧犹相矜。
捣青一旅奋,驱贼如秋蝇。
悲哉萧老公,不得顾眇僧。
跛奴亦何为,大命归吴兴。
此地即丰沛,精爽依禅灯。
长爪携淑俪,雉山望云蒸。
我来漱井眉,铭辞义崚嶒。
传是洗儿日,寒溜汤泉腾。
更著辱井戒,不觉欷歔增。
可怜马上郎,义愤尤足称。
成败有天定,隙为英雄乘。
煌煌江左业,从此期恢弘。
身后那可料,暴骨摅雠膺。
古愁起暮色,闲话同诗朋。
循廊土花碧,铃语摇觚棱。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和朋友游览若溪广惠寺的所见所感。广惠寺曾是南朝陈武帝的故居,诗中通过自然景观和历史典故的对比,抒发了对历史兴衰的感慨。

诗歌开头用生动的比喻描写若溪的景色:溪水像玉龙一样奔流,群山层层环绕。微风吹拂,将人引向寺庙,寺中老树苍劲,藤蔓缠绕,乌鸦筑巢,营造出一种幽深古老的氛围。

接着诗人笔锋一转,提到这里曾是陈武帝的故居。陈武帝出身贫寒,却凭借一腔热血,带领军队驱逐敌人,建立南朝陈。诗人感叹历史的无常:曾经的帝王之气早已消散,如今只剩阴森怪异的氛围笼罩着这片土地。

诗中还提到了一些历史典故,比如陈武帝的出生地、他与妻子的故事、寺庙中的古井传说等。通过这些细节,诗人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敬仰和对历史变迁的唏嘘。

最后,诗人与朋友在暮色中闲谈,感受着古寺的宁静。土墙上的青苔、风中摇曳的铃铛,都勾起他对往事的追忆。整首诗将自然景观、历史典故和个人情感融为一体,既有对英雄的赞颂,也有对世事无常的感叹,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厉鹗

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文学家,浙西词派中坚人物。康熙五十九年举人,屡试进士不第。家贫,性孤峭。乾隆初举鸿博,报罢。性耽闻静,爱山水,尤工诗馀,擅南宋诸家之胜。著有《宋诗纪事》、《樊榭山房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