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对联写的是苏轼(号东坡)读书台,表达了对苏轼的怀念和对文化传承的思考。
上联:
开头用"金莲撤"暗指苏轼去世(金莲是皇帝赏赐的烛台,代指苏轼受朝廷重用的时代结束)。"太息此台空"直接说:可叹啊,这读书台如今空空荡荡。接着望着茫茫江水发问:当今世上认真读书的人,谁能继承苏轼的风骨?——这里藏着对文化断层、后人难及苏轼高度的感慨。
下联:
"玉笋参"指苏轼当年像新竹破土般才华横溢地进入官场,如今只留下他参禅悟道的痕迹。"悠悠浩劫"说岁月无情,但最妙的是结尾:听说苏轼公务之余爱讲鬼故事,我真想穿越时空去听啊!——用"说鬼"这个生活化细节,把高高在上的文豪拉回人间,显得亲切可爱。
全联精髓:
1. 用"读书台"这个具体地点,串起对苏轼才华、为官、参禅、生活情趣的全方位追忆
2. 既有"大江东去"的苍茫历史感(漭漭长川/悠悠浩劫),又有"夜谈鬼故事"的烟火气
3. 最后一句"我欲从之"特别动人,像现代粉丝说"好想和苏轼做朋友",让古诗有了穿越时空的共鸣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