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座主海宁相公予告归里即次留别元韵 其六

栽成桃李巳经年,得御龙门喜欲颠。
雪夜每参洛下座,菱溪常预醉翁筵。
清衔漫窃同冰冷,学道无能愧火传。
遥望台星沧海上,从游何日重殷然。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学生写给恩师的送别之作,充满了对师恩的感激和对未来重逢的期盼。

前四句回忆师生情谊:老师培养人才多年("栽成桃李"),学生能拜入师门欣喜若狂("喜欲颠")。无论是雪夜在洛阳的学术讨论("洛下座"),还是在菱溪与老师共饮("醉翁筵"),都是难忘的求学时光。

后四句表达自谦与不舍:学生谦虚地说自己才学浅薄("清衔漫窃"),愧对老师教诲("愧火传")。最后遥望老师即将远行的方向("台星沧海上"),期盼有朝一日能再追随老师学习。

全诗用"桃李"比喻学生,"龙门"比喻名师门下,"醉翁"暗指老师,既展现了师生情深,又透露出对学问的敬重。最后的海上星辰意象,把离别之情升华得既庄重又动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