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民国三年,即1914年,作者创作的一首表达对当时社会变化和人生感慨的诗。
首句“蛮触何时已息争”,讲的是两个小国“蛮”和“触”之间的争斗一直未停,比喻社会上的纷争和冲突一直没有停止。这里的“蛮触”可以看作是社会上各种对立与矛盾的象征。
“就中权术莫能名”是指这些纷争的根源和双方所使用的手法很难被完全理解和描述,这里的“权术”是指那些复杂的手段和策略。
“老还有我观时变”作者表达的是自己已经年纪大了,但还是在观察着社会的变化。这里的“我”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变迁的深刻感受。
“春竟无王纪月正”意思是在这个变化无常的社会里,春天到了,但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王者出来掌管,月历也无法准确地记录下来。这里的“春”可以理解为新事物或新的开始,而“王”则象征着领导者或主宰者。
“世外渔人忘甲子,山中木客拜星精”这两句描述了两种不同的生活态度。一个世外的渔人忘记了时间的流逝,悠闲自得。另一个山中的木客则虔诚地膜拜自然界的神秘力量。这里两种人分别代表了一种远离尘世纷扰、随性自足的生活态度,以及对自然和超自然力量的敬畏与信仰。
“江淹老去才将尽,梦断春花笔下生”是说江淹这样才华横溢的文人到了晚年,创作才华似乎也随着岁月流逝而渐减,但在梦中还能感受到春天花开花落的美丽,用笔写出美好的画面。这里表达了诗人即使身处困境,仍怀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描绘了社会的动荡不安和个人在其中的无奈感受,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