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渊明饮酒诗 其二十

是非俱幻影,妄别伪与真。
世界如空华,谩分浇与淳。
古人今何在,千载一梦新。
唐虞且空虚,岂复有隋秦。
况我此之身,天地一微尘。
区区欲徇世,用力嗟徒勤。
迩来稍自悟,遂与杯酌亲。
世味如嚼蜡,说酒犹生津。
朝醉忘盥颒,暮醉忘冠巾。
世人自我异,我岂异世人(同上书册一页一四四~一四五)。

现代解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看透世事、超脱世俗的人生态度。诗人用简单直白的比喻告诉我们:

1. 诗人认为世界上的是非对错都是虚幻的,就像区分真假一样没有意义。他把世界比作空中虚幻的花朵,说人们费力区分淳朴与浮华也是徒劳。

2. 谈到历史变迁时,诗人说古代圣贤唐尧虞舜的时代都已成空,更不用说后来的隋朝秦朝了。这表达了一种"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的历史观。

3. 对于自身处境,诗人觉得自己就像天地间的一粒尘埃,曾经努力迎合世俗却白费力气。最近想通了,开始亲近酒杯,在酒中寻找慰藉。

4. 诗人描述自己的生活状态:早上喝醉忘记洗脸,晚上喝醉忘记戴头巾。这种放浪形骸的行为,其实是对世俗规范的有意反抗。

5. 最后两句很妙:世人觉得我怪异,但我哪里是真的与众不同呢?这其实是诗人对世俗价值观的反问,暗示真正奇怪的是那些追逐名利的世人。

整首诗的魅力在于:
- 用生活化的比喻讲深刻哲理
- 看似消极,实则是对生命本质的清醒认知
- 通过饮酒这种日常行为,展现超脱的人生态度
- 最后两句的反问特别有力,引发读者思考

诗人不是在宣扬酗酒,而是借酒说事,表达一种不为世俗所累、活出真我的生活智慧。这种思想在今天依然能引起很多人的共鸣。

滕岑

滕岑(一一三七~一二二四),字元秀,严州建德(今浙江建德东北)人。高宗绍兴二十九年(一一五九)领乡荐,屡试进士不第。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特奏名,调徽州歙县尉。终母忧,再调温州平阳县丞,秩满监南岳庙。宁宗嘉定十七年卒,年八十八。有诗集,已佚。事见《桐江集》卷一《滕元秀诗集序》。滕岑诗,据《瀛奎律髓》、《永乐大典》等书所录,编为一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