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赞美婺源(今属江西)汪氏家族的作品,通过家族历史、功业和品德来展现其荣耀。
1. 家族功业:
- 首联“曾执干戈卫鲁邦”指汪氏祖先曾为鲁国效力,立下战功;“颍川家世愈芬芳”说他们家族源自颍川(今河南禹州),名声显赫。
- 颔联“扶疏枝叶连江浙”形容汪氏家族开枝散叶,遍布江浙;“烜赫功名冠魏唐”提到他们在魏晋和唐朝时出过著名人物(如魏朝的龙骧将军、唐朝的越国公汪华)。
2. 品德与才学:
- 颈联“卓荦高才当企及”夸赞汪氏后代才华出众,值得敬仰;“青精一饭故宜偿”用典故(传说仙人以青精饭招待贤士)表示汪氏家族德行高尚,值得回报。
3. 家族情谊:
- 尾联“获通谱系诚倾盖”指作者与汪氏家族联宗(认作同族),一见如故;“昭穆从斯永不忘”表示今后世代都会牢记这份家族情谊。
核心思想:
这首诗通过回顾汪氏家族的辉煌历史、赞扬他们的功业与品德,并表达作者与汪氏联宗的深厚情谊,展现了古代世家大族的荣耀与凝聚力。语言庄重典雅,充满敬仰之情。
汪应辰
(1118—1176)信州玉山人,初名洋,字圣锡,学者称玉山先生。高宗绍兴五年进士第一。除秘书省正字。因疏奏忤秦桧,出通判建州、袁州、静江府、广州,流落岭峤者十七年。桧死,始还朝。刚方正直,遇事敢谏。以敷文殿直学士充四川制置使、知成都府,甚有政声。入为吏部尚书,寻兼翰林学士并侍读,所撰制诰温雅典实。在朝多革弊事,得罪中贵,以端明殿学士出知平江府。复连贬官秩,遂辞官家居。卒谥文定。少受知于喻樗,又从吕本中、胡安国、张栻、吕祖谦游,学问博综,精通义理。有《文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