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西樵

扶病涉江还上岭,寄情飞跃有高深。
翠濛烟树微通路,红乱花枝正满林。
禅语本无生处像,圣功元出静中心。
暮春全好风坛在,明日堪来属杖寻(以上清康熙《顺德县志》卷一二)。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带病游览西樵山的所见所感,展现了自然美景与内心感悟的交融。

前两句写作者抱病出游的坚持。"扶病"说明身体不好,但依然渡江登山,可见游兴之浓。"寄情飞跃"透露出他渴望通过山水寄托情怀,寻找更深层的人生意义。

中间四句描绘山中美景:烟雾笼罩的树林间隐约可见小路,盛开的红花与绿枝交织成绚烂画面。这些景物描写生动鲜活,就像一幅色彩明丽的水彩画。随后笔锋一转,从景物升华到哲理——真正的禅意不在于具体形象,圣人的境界也来自内心的宁静。这里把眼前景色和人生思考自然结合。

最后两句是愉快的收尾:春末的风光正好,山间楼台美不胜收,让人想明天拄着拐杖再来细细欣赏。透露出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乐观的生活态度。

全诗妙在把病中游山的经历写得毫不颓丧,反而充满生机。从具体景物到抽象哲理的过渡自然流畅,让读者既能欣赏美景,又能体会其中的人生智慧。最后流露的意犹未尽之感,更增添了作品的感染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