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宋进士袁天与忠节传后

常山高辙久湮芜,之子寥寥踵后途。
九窍入烟犹骂敌,一门赴水只存孤。
沈朱效义真良仆,赵谢偷生岂丈夫。
谁秉当时修纂笔,竟遗忠节快奸谀。

现代解析

这首诗通过讲述南宋忠臣袁天与的壮烈故事,歌颂了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同时痛斥了变节投降的懦夫行为。

前四句用对比手法展开:首句以"常山"(唐代忠烈颜杲卿殉国处)的荒芜暗喻忠义精神被遗忘,接着用"寥寥"突出袁天与这样追随先烈的忠臣实在太少。三四句具体描写袁天与的壮烈——被敌人用烟熏九窍仍骂不绝口,全家投水殉国只幸存一个孤儿。

五六句通过正反对比:仆人"沈朱"追随主人尽忠值得赞扬,而"赵谢"(指南宋降臣赵孟頫、谢枋得)苟且偷生根本不配称为男子汉。最后两句怒斥史官失职——修史者居然遗漏这些忠烈事迹,反而让奸佞之徒得意洋洋。

全诗用平实的语言塑造出震撼人心的忠烈形象,像"九窍入烟犹骂敌"这种细节描写令人过目难忘。作者通过忠奸对比,既弘扬了正气凛然的精神,也鞭挞了卑躬屈膝的软骨头,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意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