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啼序

莺啼序时绕红树。应当做主。骋嘤嘤、莹莹声音,弄晴调舌秤羽。潜身在、朱林茂处。愈绵变百般言语。喜新铅、新汞俱齐,叫归宗祖。唤觉呼惺,顿晓本元初,天然规矩。定分他、甲乙庚辛,九宫八卦门户。驱四象、通推七返,用千朝、练成文武。这金丹,由此三年,渐令堪睹。婴儿跨虎。姹女骑龙,白云招翠雾。各各擎、钢刀慧剑,接刃交锋,隐密藏机,两家无惧。乌龟赤凤,前来降伏,和合罢战休兵戍。被灵童、结构同相聚。从兹慢慢,搜寻宝贝完全,要见便教知数。明珠万颗,吐出神光,倒颠笼罩住。并一条、银霞袅袅,撞透清霄,晃耀晴空,偏开琼路。中间独现,真妙真玄,星冠月帔端严具。把双眸、高举频回顾。观瞻了了清清,湛湛澄澄,害风得遇。

现代解析

这首《莺啼序》是一首充满道家炼丹修行隐喻的诗词,用鸟鸣起兴,描绘了一幅修炼内丹的奇幻画卷。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1. 自然意象的巧妙运用
全篇以"莺啼"开篇,用鸟儿在红树林中婉转鸣叫的画面("弄晴调舌秤羽"),暗喻修炼时体内气息的流动。就像鸟儿用不同叫声交流一样,修炼者也在调和体内的"新铅新汞"(道家术语,指阴阳二气)。

2. 修炼过程的故事化描写
中间部分像在讲一个神话故事:"婴儿"(阳神)骑着老虎,"姹女"(阴神)驾着龙,他们拿着刀剑交锋又和好(象征阴阳调和)。乌龟赤凤等神兽出现(代表五行之气),最终所有能量被"灵童"(元神)统合。这其实是把抽象的炼丹过程,变成了具象的奇幻冒险。

3. 得道境界的绚丽呈现
结尾处用"明珠万颗""银霞袅袅"等璀璨意象,描写修炼大成时的景象。修炼者仿佛看到自己元神戴星冠、披月帔("星冠月帔端严具"),内心清澈明朗("湛湛澄澄"),终于悟得大道。

全诗最妙处在于:把晦涩的炼丹术语,全转化成了鲜活的自然画面和神话场景。即使不懂道家理论,也能享受文字带来的视听盛宴——鸟鸣、刀光、龙虎斗、珠光宝气...最终归结为内心明澈的境界。这种将抽象哲理具象化的手法,正是古典诗词的独特魅力。

王哲

(1112—1170)咸阳人,道士,初名中孚,字允卿。熙宗天眷初应武举,改名德威,字世雄;海陵王正隆四年学道,改名,字知明,号重阳子。倜傥尚义,不拘小节,好属文,才思敏捷。学道后往来终南山一带,曾在终南县南凿穴而居。后至山东崳山全真庵。所创教派名全真道。马丹阳、丘长春、王玉阳、郝广陵、谭处端皆其弟子。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