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动感的自然场景,并借此引出禅意哲理。
前两句"日永风清,雷奔电卷"用简洁有力的笔触勾勒出夏日景象:漫长的白昼里,清风徐徐,突然雷声轰鸣、闪电疾驰。这种自然界的剧烈变化,暗示着某种顿悟时刻的到来。
"无位真人"指代每个人本具的佛性,它不受世俗地位束缚。"略通一线"比喻这种觉悟就像透过缝隙看到的一线光明,虽然微小却意义重大。
后两句用生动的比喻告诫修行者:要直接关注本质(仙人),不要被表象(扇子)迷惑。就像我们看魔术表演,如果只盯着魔术师手中的道具,就会错过真正的玄机。诗人提醒我们,在追求真理时,要穿透表象直达核心。
全诗通过自然现象引出禅理,用"仙人"与"扇子"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直指本心"的修行要诀,既有画面感又蕴含深刻哲理。
释心月
释心月(?~一二五四),字石溪,号佛海,俗姓王,眉山(今属四川)人。历住建康府报恩寺,能仁寺。理宗嘉熙二年(一二三八),入住蒋山太平兴国寺。迁平江府虎丘山云岩寺。淳祐六年(一二四六),入住临安府灵隐景德寺。十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宝祐二年卒。为掩室禅师法嗣。有《石溪心月禅师语录》三卷、《传衣石溪佛海禅师杂录》一卷,收入《续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