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傍晚的江边风景,同时透露出诗人淡淡的愁绪。
开头"落日生春色"用落日余晖给春天镀上温暖色彩,营造出宁静氛围。"桃花笑不休"用拟人手法,把盛开的桃花比作欢笑的少女,充满生机活力。
中间四句用白描手法勾勒江景:白鹤飞过广阔的湖面,风停后船只收起帆布,远处的树影仿佛与天际相接,平静的江面下暗流涌动。这些画面动静结合,既有开阔的空间感,又暗含时光流逝的意味。
最后两句点明心境:当愁绪涌来时无处排解,只能登上高楼远眺。这里的"高楼"既是实指,也象征着精神上的高处,暗示诗人试图通过登高望远来化解内心的忧郁。
全诗妙在将自然景物与情感变化自然融合,用明媚的春光反衬内心的惆怅,形成含蓄动人的艺术效果。语言清新明快,画面感强,让读者既能欣赏美景,又能体会诗人那种"乐景写哀"的复杂心绪。
释绍嵩
释绍嵩,字亚愚,庐陵(今江西吉安)人。长于诗,自谦“每吟咏信口而成,不工句法,故自作者随得随失”。今存《江浙纪行集句诗》七卷,系理宗绍定二年(一二二九)秋自长沙出发,访游江浙途中寓意之作。后应知嘉兴府黄尹元之请,主嘉兴大云寺。事见本集卷首自序。释绍嵩诗,以汲古阁影宋抄本为底本,校以清顾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读画斋本)。新辑集外诗一首附于卷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