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承纲女
王客女,春花面,璞玉躯,青年已许东家夫。
如何君王乱礼法,合欢重绾双罗襦。
感君恩,侍君酒,但念高堂父与母。
愿君知妾心,使妾东家奉箕帚。
君一怒,父万里。
魂飞鸾刀逐父死,不殉牵羊秦国鬼(蜀主降封)。
如何君王乱礼法,合欢重绾双罗襦。
感君恩,侍君酒,但念高堂父与母。
愿君知妾心,使妾东家奉箕帚。
君一怒,父万里。
魂飞鸾刀逐父死,不殉牵羊秦国鬼(蜀主降封)。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讲述了一个古代女子的悲剧故事,用简单直白的语言展现了权力压迫下普通人的无奈与反抗。
诗中的女主角是个美丽单纯的姑娘("春花面,璞玉躯"),已经和东边邻居家的青年订了婚。但君王仗着权势强行拆散这对有情人,逼迫她入宫侍奉("合欢重绾双罗襦")。姑娘表面顺从地侍奉君王饮酒,心里却始终惦记着父母和原来的未婚夫("但念高堂父与母")。她鼓起勇气向君王坦白心迹,希望能放她回家过普通人的生活("使妾东家奉箕帚")。
结果君王大怒,把她的父亲流放到万里之外。姑娘在绝望中选择了最激烈的反抗——她先持刀追着押送父亲的队伍("魂飞鸾刀逐父死"),最终以死明志,宁死也不愿做亡国后苟且偷生的人("不殉牵羊秦国鬼")。最后一句的"蜀主降封"暗示这个暴君最终也落得亡国投降的下场。
全诗通过姑娘的遭遇,揭露了封建强权对普通人幸福的摧残。最打动人的是姑娘柔中带刚的性格:她被迫入宫时的隐忍,坦白心迹时的勇敢,到最后以死抗争的决绝,展现了中国古代女性在绝境中爆发出的惊人力量。诗中"感君恩"与"君一怒"的对比,更是尖锐讽刺了所谓"君恩"的虚伪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