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后经夏禹庙诗
金简泥初发,龙门凿始通。配天不失旧,为鱼微此功。
林堂上偃蹇,山殿下穹隆。侵云似天阙,照水类河宫。
神来导赤豹,仙女拥飞鸿。松龛撤暮俎,枣径落寒丛。
仙舟还入镜,玉轴更乘空。去国嗟行迈,离居泣转蓬。
月起吾山北,星临天汉中。申胥犹有志,荀息本怀忠。
待见搀枪灭,归来松柏桐。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后夏禹庙的景象,通过自然与人文的交融,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和对忠臣义士的敬仰。
诗的开头用大禹治水的典故(金简、龙门)暗示乱世需要英雄。大禹庙的建筑(林堂、山殿)高耸入云,倒映水中如天宫,营造出神圣氛围。"神来""仙女"等句增添神话色彩,展现人们对神明的虔诚信仰。
后半段笔锋转向现实:庙中祭品已撤,枣树凋零,暗示战乱破坏。诗人以"仙舟""玉轴"比喻自己漂泊无依,用"转蓬"表达离乡之痛。最后借申胥、荀息两位忠臣的典故,表明自己虽处困境仍心怀忠诚,期盼战乱平息(搀枪灭,指灾星消失),能归葬故土(松柏桐,指墓地)。
全诗将神话意象与现实感慨结合,在描绘古迹的同时,传递出乱世中人们对和平与忠义的坚守。
庾肩吾
庾肩吾(487-551),字子慎,一作慎之。南阳新野(今属河南省)人。世居江陵。初为晋安王国常侍,同刘孝威、徐摛诸人号称“高斋学士”。简文即位,进度支尚书,有集十卷。历仕太子中庶子、进度支尚书、江州剌史等职,封武康县侯。工诗,其诗雕琢辞采,讲究声律。胡应麟称其诗“风神秀相,洞合唐规”。《书品》为其重要的书法论著,文中挑选了以东汉张芝居首的草、隶书家共128人,按品位分高、中、低三等,每等再分上、中、下三级。此书的特点在于不是就每件作品加以品评,而是就每一级集中综合品评,区分优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