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家杂感

此生谁料有还期,哭罢相看梦里疑。
同产仅余三子在,一门犹仗两兄持。
箧中泪渍游人信,壁上蜗残忆弟诗。
不是天涯归意懒,归懒原怕到家时。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人多年后终于回到家乡的复杂心情。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

1. 意外归乡的恍惚感
开头"此生谁料有还期"说没想到这辈子还能回来,"哭罢相看梦里疑"写和家人相认时像做梦一样不真实。这种描写特别能引起共鸣——就像我们突然见到久别亲人时那种又哭又笑、不敢相信的感觉。

2. 家庭变故的伤痛
"同产仅余三子在"暗示原本兄弟姐妹很多,现在只剩三人,透露出这些年家族遭遇的变故。后文提到墙上还留着怀念弟弟的诗,但已经被蜗牛啃蚀得残缺,这个细节特别打动人——连怀念的痕迹都在时光中模糊了。

3. 近乡情怯的矛盾心理
最后两句很精妙:不是不想回家,而是害怕真正到家那一刻要面对物是人非的痛苦。就像现在很多人过年回家前也会犹豫,既想念家人,又怕见到家乡变化、亲人老去的伤感。

全诗用非常生活化的细节(哭红的眼睛、墙上的蜗牛痕迹、泛黄的信件)把游子归家的复杂心情写得真实可感。最打动人的是那种"既期待又害怕"的矛盾心理,这种情感跨越几百年依然能引起现代人的共鸣。

钱秉镫

钱澄之,原名秉镫,字饮光,桐城人,明季诸生,崎岖两粤,顺康间归隐,著《易学》,《田间诗文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