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赠余元帅

客从舒城来,为言好舒城。
寇来不敢近,主将专雄兵。
舳舻亘长江,笳鼓中夜鸣。
流电激飞炮,浮云夹长旌。
前冲有游骑,士卒鱼丽行。
既战东城郛,复守北郭营。
开关忽纵击,入阵歘纵横。
献捷辕门下,日晏宾从盈。
饮至列绮食,回歌调玉笙。
怅然登高台,四顾但榛荆。
淮襄既荡析,江汉何由清。
击剑抉浮云,彷徨念周京。
至今戎服事,六载忧患并。
皇眷有嘉赉,思底东南平。
藩翰有如此,为君诵休声。
我实经丧乱,永怀仲宣情。
挥涕谢客言,感激此平生。
安得驾云翼,从之以东征。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从舒城来的客人叙述一位将军的故事,以及诗人自己的感慨。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诗人的朋友余元帅指挥军队抵御敌人的场景,以及诗人对国家安危的担忧和渴望参与战斗的心情。

诗的开头部分

诗的开头,客人说舒城是个好地方,敌人不敢靠近。将军不仅指挥着强大的军队,还能让船只在长江上排成一列,晚上还能听到笳鼓声。这说明将军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和指挥能力。

战斗场面

诗中描述了战斗的激烈场面。炮火连天,旗帜飘扬,显示了战斗的规模和激烈。将军亲自带兵冲在前线,士兵们列队整齐,英勇作战。诗人还提到了将军在城门外突袭敌人,取得了胜利,回到大帐时宾客满座,气氛热烈。

情感体验

胜利之后,将军设宴庆祝,大家欢歌笑语。但诗人却登高远眺,只见满眼荒草,感慨万千。诗人想到自己所在的地区已经荒废,江汉一带也因战乱而不再安宁。他感叹道,面对如此动荡的局势,他愿意拿起剑来击退敌人,重建家园。

思想升华

诗人在最后一个部分表达了对国家的担忧和对和平的渴望。他感慨自己经历了许多战乱,常常怀念像王粲那样才华横溢的诗人。诗人反复强调,他希望国家能够安定,也希望像余元帅这样的贤臣能帮助实现这一愿望。他甚至渴望自己能够像仙人一样,参与到国家的东征中,为国家做出贡献。

整首诗通过描述战斗场景和诗人的情感变化,展现了诗人对国家的热爱和渴望国家安定的美好愿望。诗中的将军形象和诗人的感慨,都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愿景。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