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赞美古代画梅名家的作品,核心是夸赞程生(可能指元代画家程颐)的画梅技艺高超,同时推崇华阳(可能指另一位画家)的艺术风格。
前两句"漫道程生气骨强,八分波磔法兼详"是说:别以为程生只是画梅的骨力气势强,其实他连书法中的"八分书"笔法(波磔指隶书的撇捺)都运用得很精妙。这里用书法技巧来比喻绘画功力,说明程生画梅不仅形似,更有书法般的笔意。
后两句"千秋梅屋牛和尚,风格于今重华阳"意思是:千百年来画梅的名家("梅屋""牛和尚"可能代指某些画梅大家),但如今人们更推崇华阳的风格。这里通过古今对比,突出华阳画梅风格的独特价值。
全诗用对比手法,先肯定程生的全能,再点明华阳风格的当代价值。诗人用书法比喻绘画,把专业技法说得生动易懂,最后落脚在对当下艺术审美的判断上,让读者感受到艺术传承与时代审美的关系。
姚燮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