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抚宁侯朱永北征
单于猎骑惊云中,羽书夜入甘泉宫。
君王抚髀思颇牧,将军勇略千人雄。
去年征南闻凯奏,侯印腰间大如斗。
今年北征初受脤,剑锋拟斫楼兰首。
铁马横行塞草春,阴山瀚海无烟尘。
归来看取麒麟阁,汉家卫霍何其人。
君王抚髀思颇牧,将军勇略千人雄。
去年征南闻凯奏,侯印腰间大如斗。
今年北征初受脤,剑锋拟斫楼兰首。
铁马横行塞草春,阴山瀚海无烟尘。
归来看取麒麟阁,汉家卫霍何其人。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将军奉命出征、保家卫国的豪迈故事,充满英雄气概和家国情怀。
开篇用"单于猎骑惊云中"营造紧张氛围——北方游牧民族入侵边境,紧急军报连夜送到皇宫。皇帝急需良将,于是选中了这位战功赫赫的朱永将军。这里用"君王抚髀"(拍大腿)这个动作,生动表现了皇帝的求贤若渴。
中间八句集中刻画将军形象:先用"千人雄"突出他的非凡胆识;再用"侯印大如斗"的夸张手法,展现他去年平定南方的显赫战功;"剑锋拟斫楼兰首"则用斩敌酋首级的意象,彰显他此次北征的必胜决心。
"铁马横行"四句写战场英姿:将军率领铁骑在春草中驰骋,所到之处敌人闻风丧胆,连阴山、瀚海这样的险要之地都恢复太平。最后用"麒麟阁"的典故——这是汉代悬挂功臣画像的地方,将将军比作卫青、霍去病这样的千古名将,既是对他战功的肯定,也暗含诗人对英雄的敬仰。
全诗就像一部微型史诗:有敌人来犯的紧张开局,有将军受命的庄严时刻,有沙场征战的壮阔画面,最后以功成名就的荣耀收尾。诗人通过时空转换(去年/今年、南方/北方)、虚实结合(具体战事与历史典故),塑造了一个智勇双全的将军形象,传递了保家卫国、建功立业的积极精神。
章懋
(1437—1522)金华府兰溪人,字德懋,号闇然子,晚号谷滨遗老。成化二年进士。由庶吉士授编修。以谏元夕张灯被杖,贬南京大理左评事,历福建佥事。考满求致仕。家居以读书讲学为事,称“枫山先生”。弘治十六年起南京国子监祭酒。正德二年引疾归。世宗即位,进南京礼部尚书致仕。谥文懿。有《枫山语录》、《枫山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