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佥宪王彦修之四川

几年青琐荷光荣,今日承恩出帝京。
玉节遥持霜气肃,绣衣初绚日华明。
都门酌酒宽离思,宪府临民蔼政声。
莫道巴川西去远,锦城父老喜相迎。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叫王彦修的官员从京城调任四川时的场景,充满了对友人前程的祝福和对百姓生活的关怀。

前两句讲王彦修在京城任职多年,如今光荣地接受皇帝任命前往四川。"青琐"代指皇宫,"玉节"是官员的凭证,"绣衣"是官服,这些细节展现了朝廷对他的重视。诗人用"霜气肃"形容他威严正直的为官态度,用"日华明"比喻他前途光明。

中间四句写送别场景。京城门口大家喝酒为他饯行,缓解离别的愁绪。"宪府临民"指他到地方任职后,温和亲民的执政风格会赢得百姓爱戴。这里"蔼政声"三个字特别温暖,体现了诗人希望他能做个好官的心愿。

最后两句是安慰和展望。虽然四川路途遥远("巴川"指四川),但成都("锦城")的百姓一定会热情欢迎他。诗人通过父老乡亲的笑脸,暗示王彦修将会在那里施展抱负、造福一方。

全诗没有直接说教,但通过送别场景和未来想象,自然流露出对清廉官员的赞美,以及"好官到哪里都受欢迎"的朴素道理。语言就像朋友聊天一样亲切,用"玉节""绣衣"等具体物件代替空泛的赞美,读来既有画面感又真挚动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