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酬李翰林谪仙子

君抱碧海珠,我怀蓝田玉。各称希代宝,万里遥相烛。
长卿慕蔺久,子猷意已深。平生风云人,暗合江海心。
去秋忽乘兴,命驾来东土。谪仙游梁园,爱子在邹鲁。
二处一不见,拂衣向江东。五两挂海月,扁舟随长风。
南游吴越遍,高揖二千石。雪上天台山,春逢翰林伯。
宣父敬项橐,林宗重黄生。一长复一少,相看如弟兄。
惕然意不尽,更逐西南去。同舟入秦淮,建业龙盘处。
楚歌对吴酒,借问承恩初。宫买长门赋,天迎驷马车。
才高世难容,道废可推命。安石重携妓,子房空谢病。
金陵百万户,六代帝王都。虎石据西江,钟山临北湖。
二山信为美,王屋人相待。应为歧路多,不知岁寒在。
君游早晚还,勿久风尘间。此别未远别,秋期到仙山。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写给好友李翰林(李邕)的赠别诗,用充满江湖气的语言表达了两位才子惺惺相惜的情谊和洒脱的人生态度。

全诗可以分成三个部分来理解:

1. 才子相惜的比喻(开头8句)
诗人用"碧海珠"和"蓝田玉"比喻自己和朋友的才华,就像稀世珍宝互相辉映。又用司马相如仰慕蔺相如、王子猷雪夜访戴逵的典故,说明他们一见如故的知己之情。这里的"风云人"指他们都是有抱负的豪杰之士,"江海心"则暗示他们都向往自由的生活。

2. 漫游江湖的经历(中间20句)
生动描绘了两人结伴云游的潇洒生活:乘着扁舟顺长江而下,游遍吴越之地(今江浙一带),连地方官(二千石)都对他们礼遇有加。特别提到一起登天台山赏雪的雅事,用孔子敬重神童项橐、郭林宗看重贫士黄宪的典故,说明他们忘年之交的深厚情谊。

3. 临别赠言(最后16句)
在南京(金陵)分别时,诗人劝朋友:虽然你才华横溢但难被世俗接纳(暗示李邕被贬官),就像谢安携妓纵酒、张良称病退隐一样,不妨看开些。最后叮嘱朋友别在俗世久留,期待秋天在仙山重逢,把仕途失意转化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全诗亮点在于:
- 用珠宝、美玉等贵重物品比喻人才,形象生动
- "五两挂海月"(船帆映月)、"雪上天台山"等画面极富诗意
- 把历史典故用得自然贴切,比如孔子、张良的故事
- 结尾的叮嘱既显关怀,又保持豪迈本色

这首诗完美展现了李白式的豪侠气质:既有对朋友的真挚情谊,又有笑对挫折的豁达,更有纵情山水的洒脱,读来令人神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