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江边小阁的夜晚所见所闻,充满了孤寂与漂泊感。
开头两句写天色已晚,诗人在江边小阁独自徘徊吟诗,心情沉重到几乎要"断魂"。这里用"断魂"二字,把那种极度忧伤的情绪生动地表现出来。
中间四句通过几个细节描写夜晚的凄凉景象:风吹动两岸树叶沙沙作响,月光下传来猿猴的哀鸣,隐约听到妇人的哭声,不知哪个村子传来寒冷的呼号。这些声音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个令人不安的夜晚氛围。特别是"夜哭谁家妇"这一句,让人不禁联想背后可能有什么悲伤的故事。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写洞庭湖春水涌动,诗人打算雇船前往荆门。这里的"春水动"既是实写春天湖水上涨,也暗喻诗人内心的波动。整首诗从孤寂的夜景写到决定启程,表达了诗人想要离开伤心地、重新出发的心情。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用简单常见的景物——江阁、风声、月光、猿啼——组合出一幅充满哀愁的夜画面,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诗人当时的孤独与忧伤。最后两句又给人一丝希望,说明诗人并没有被悲伤完全击垮。
陈昂
陈昂(《淳熙三山志》作昴,疑误),字直孙,长溪(今福建霞浦)人。徽宗政和五年(一一一五)进士,授承事郎。高宗绍兴三年(一一三三),除秘书丞,迁都官员外郎(《南宋馆阁录》卷七)。四年,为枢密院检详诸房文字(《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八一)。五年,知信州(同上书卷九四)。事见《淳熙三山志》卷二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