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简单生动的语言,讲述了一个关于孝道和选择的感人故事。
开头"高碑说尔孝应难"就像在说:看这块高大的曹娥碑,它告诉我们做到这样的孝顺有多不容易。这里用"高碑"象征孝道的高度,让人直观感受到孝行的伟大。
第二句"弹指端思白浪间"特别有画面感:弹指一挥间,思绪就飞到了白浪翻滚的江面。这里暗指曹娥投江寻父的瞬间,用"弹指"形容时间短暂,用"白浪"暗示危险的江水和悲壮的气氛。
后两句用对比手法很有意思:行人匆匆走过都不回头(暗示现代人容易忽略传统美德),而前山就是著名的苎萝山(西施故乡,代表美好事物)。诗人好像在说:人们忙着赶路,却错过了身边的美好和值得铭记的故事。
全诗通过"碑-浪-行人-山"四个意象的转换,把历史传说和现实观察巧妙结合。既赞美了曹娥的孝心,又感叹现代人对传统美德的淡漠,最后用苎萝山这个美丽意象留下余韵,让人思考什么是真正值得珍视的。
贯休
贯休(832~912),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人。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贯休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亦擅绘画,尤其所画罗汉,更是状貌古野,绝俗超群,笔法坚劲,人物粗眉大眼,丰颊高鼻,形象夸张,所谓“梵相”。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很高的声誉。存世《十六罗汉图》,为其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