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江涛

奔腾势力作弓䟫,夜半声如万鼓轰。
因想千人挥笔阵,斫营怒气更峥嵘(同上书页二一七五)。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气势磅礴的江涛图景,用充满力量感的比喻让读者感受到大自然的震撼。

前两句"奔腾势力作弓䟫,夜半声如万鼓轰"把江涛比作拉满的弓弦,突出其蓄势待发的力量感;又用万鼓齐鸣形容涛声,让读者仿佛置身于深夜江边,听到震耳欲聋的浪涛声。这两个比喻都很新颖有力。

后两句"因想千人挥笔阵,斫营怒气更峥嵘"笔锋一转,由自然景象联想到人间战场。诗人想象这涛声就像千军万马挥笔作战("笔阵"指文人以笔墨相争),又像军队攻营时的冲天怒气。这种联想把自然界的壮阔与人类战争的激烈巧妙结合。

全诗最精彩之处在于:通过层层递进的比喻,把看不见的"气势"具象化——从弓弦到战鼓,从文人笔墨到战场厮杀,让无形的自然力量变得可感可知。这种化虚为实的写法,既展现了诗人的想象力,也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江涛的磅礴气势。

赵希逢

赵希逢(生卒年不详)一作希蓬,宋宗室,太祖四子秦王德芳八世孙。理宗淳祐间,以从事郎为汀州司理。与华岳诗词酬唱往来,有《华赵二先生南征录》今不传。词见《诗渊》第二十五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