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干旱缺水的乡村场景,但通过巧妙的视角转换,传递出在困境中坚守希望的生活智慧。
前两句写实:野外的池塘只剩一尺深的浑水,在烈日下蒸腾着水汽,这点水根本不够灌溉农田。这里用"生烟"这个动态描写,既表现水汽蒸发的自然现象,又暗喻农民望水兴叹的焦灼心情。
后两句突然转换视角:既然人用不上水,不如替池塘里的鱼想想办法。诗人用幽默的口吻说,让鱼儿再坚持坚持,等熬过这段旱季就能迎来丰水期。这种"替鱼操心"的奇特想法,实际上是用拟人手法,借鱼的处境来安慰同样在干旱中煎熬的农民——困难是暂时的,只要咬牙坚持,总会等到好年景。
全诗最妙的是把人的困境投射到鱼身上,通过关心鱼类的命运,反而让人类自己的苦难显得不那么沉重。这种苦中作乐的态度,展现了农民面对自然灾害时既务实又乐观的生活哲学。诗人用浅显的池塘小鱼作比喻,让深刻的生存智慧变得亲切可感。
方岳
方岳(1199~1262),南宋诗人、词人。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