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上杂花盛开

涓涓流水雨晴初,夹道山花簇綵舆。
千骑不辞迎候远,物情春意竟何如。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山野的生动画面,语言清新自然,充满生活气息。

前两句"涓涓流水雨晴初,夹道山花簇綵舆"像电影镜头一样展开:雨过天晴,山间小溪欢快地流淌,道路两旁的山花争相绽放,仿佛在簇拥着华丽的马车。这里用"涓涓"形容流水,让人仿佛听到溪水轻快的声响;"簇"字用得特别妙,把山花拟人化了,好像它们主动围过来欢迎行人。

后两句"千骑不辞迎候远,物情春意竟何如"笔锋一转:这么多人不辞辛苦远道相迎,但比起大自然的热情,人类的迎接又算什么呢?诗人在这里用对比手法,暗示春天里大自然的生机才是最动人的。一个"竟"字,透露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惊叹。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那种扑面而来的春天气息,以及诗人对自然的热爱。没有刻意说理,只是通过溪水、山花、人马这些具体意象的对比,就让人感受到春天万物勃发的生命力。这种用具体画面表达抽象感受的手法,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

王之道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