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经大通桥有感

月在作噩秋已半,天风飒爽横秋雁。
东城桥枕长河流,西山峰压层峦断。
打鼓摇竿吏放闸,驮缆牵船驴行栈。
庆丰八里野人家,浮屠千尺维摩院。
溪涨崖根浪齧沙,篙插树腹雨崩岸。
豆田上下飞蝴蝶,荷渚苍茫叫凫鹳。
轧轧连车秫登场,累累欹架瓜垂蔓。
井水微清河水浑,荞花能白蓼花茜。
茅屋土墙烟火出,菜圃芋区辘轳灌。
柳阴浓绿射棚张,旗脚晴红毬场转。
新兔穿莎小似拳,老雕堕云砉逢箭。
健儿臂立络鞲鹰,燕姬帘露当垆面。
款段何愁去复回,往事空追一漏万。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京郊的生动画卷,充满了市井烟火气和自然野趣。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感受它的魅力:

1. 时空交织的秋日舞台 开篇用"天风飒爽""横秋雁"定下秋高气爽的基调,镜头从西山的层峦叠嶂拉到东城的运河桥梁。时间上选择"秋已半"的丰收时节,空间上以运河为纽带串联起城乡景象,就像电影开场的长镜头。

2. 动静相宜的生活图鉴 诗中充满动态美:官吏打鼓开闸、纤夫牵船、车马运输粮食、鹰隼捕猎。同时又穿插静态画面:豆田蝴蝶、荷塘水鸟、垂蔓瓜架、土墙炊烟。最妙的是"井水微清河水浑"的对比,像摄影师的微距镜头,捕捉到市井生活的细腻质感。

3. 五感全开的市井交响 诗人调动了所有感官:视觉上有红绿相间的毬场、白红交织的荞蓼花;听觉是打鼓声、车轮声;甚至能想象到菜圃泥土的湿润气息和酒肆飘来的饭菜香。结尾"往事空追"的感慨,让热闹的市井图突然蒙上时光滤镜,产生"人在画中游"的恍惚感。

全诗像展开的《清明上河图》,每个片段都跃动着生活气息。诗人用快递小哥般的敏锐观察力,把贩夫走卒、农夫船工都写成了秋日舞台的主角,让平凡景物焕发诗意光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