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游看竹

郊原篱落外,谁种翠琅玕。
凤尾萧萧舞,龙根寂寂蟠。
水浮春色净,沙护野云寒。
试问同游客,何如林下看。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郊游赏竹的清新画面。诗人用简单生动的语言,带我们走进竹林深处,感受自然之美。

前两句写诗人偶然在郊外篱笆边发现一片翠竹,用"翠琅玕"(青绿色的美玉)形容竹子的色泽,暗示其珍贵。接着用"凤尾"比喻竹叶在风中摇曳的姿态,用"龙根"形容竹根盘曲的形态,一静一动间展现竹子的生命力。

中间两句通过水影和沙地两个细节,营造出空灵的氛围:春水倒映着竹影显得格外清澈,沙地保护着竹林不受寒气侵袭。这里用"野云寒"的意象,暗示竹林给人带来的清凉感受。

最后两句是点睛之笔,诗人直接与同游者对话:与其走马观花地游览,不如静坐竹林深处细细观赏。这个反问既点明题目"看竹"的真谛,也道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静观自得"的生活智慧。

全诗就像用文字拍摄的短视频:从发现竹林的特写镜头,到风吹竹叶的动态捕捉,再到水影沙地的环境烘托,最后定格在"林下看"这个充满禅意的画面。诗人通过寻常的郊游经历,传递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知和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