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述三首 其三

坐入深更月向低,天灵一点照群迷。
何人不奈秋光好,时送歌声过北溪。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深秋夜晚的闲适画面,传递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悠然心境。

前两句"坐入深更月向低,天灵一点照群迷"写夜深人静的场景:诗人独坐至深夜,月亮渐渐西沉,天空中那一点灵动的月光仿佛能照亮世间所有迷茫。这里用"天灵一点"形容月光,既写出月光的皎洁,又赋予它灵性,暗示自然能给人精神启迪。

后两句"何人不奈秋光好,时送歌声过北溪"转入抒情:在这美好的秋光里,谁能不沉醉其中呢?远处不时传来悠扬的歌声,飘过北边的小溪。一个"送"字让歌声有了生命,仿佛主动飘来与诗人作伴,与溪水、月光共同构成有声有色的秋夜图景。

全诗妙在将视觉(月光)、听觉(歌声)与心灵感受自然融合,没有直接抒情,却通过"照群迷""不奈秋光好"等表述,含蓄表达了诗人对清幽秋夜的喜爱,以及独处时获得的精神愉悦。最打动人的是那份不刻意追求的闲适——不必做什么特别的事,只是静静坐着,感受月光、聆听歌声,就是最好的享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