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乘船游江的快乐场景,充满了自然之美和豪迈之情。
前两句直接点明主题:朋友们在江口一起划船,在碧波荡漾的江面上举杯畅饮。"齐桡乐"三个字生动展现了众人齐心协力划船的欢乐氛围,"泛玉缸"则用比喻手法把酒杯比作漂浮的玉器,显得雅致有趣。
中间四句用细腻的笔触勾勒江上美景:白云飘过,远山若隐若现;蓝天之下,成双的飞鸟掠过。夜晚来临,月光像珍珠般清凉,江风吹拂带来鱼儿的跃动声。这些描写调动了视觉(云、山、鸟)、触觉(凉)、听觉(鱼跃声)等多种感官,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最后两句直抒胸臆:兴致高涨时就要痛快畅饮,不让心中豪情有丝毫减退。这种豪放洒脱的态度,既呼应开头的"乐"字,又升华了整首诗的意境,展现了古人"及时行乐"的生活智慧。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写景生动如画,抒情真挚热烈,完美融合了自然美景与人间友情,读来令人心旷神怡。特别是"双双""点点"等叠词的运用,既增强了韵律感,又让画面更显活泼灵动。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