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伯兄兼问子文 其二

壮志当年欲请缨,孤踪今日尚飘萍。
尘埃易染羁容黑,气义难邀俗眼青。
冯客剑寒长自击,伯牙弦古欲谁听。
风云勇胆驰燕塞,社稷丹心望汉庭。
思入鹡原愁四散,梦驰莺谷涕双零。
客悰愿托诗情见,吟尽清宵卒未醒。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一位漂泊在外的游子写给兄长和友人的家书,字里行间充满了壮志未酬的苦闷和对亲人的思念。

开头四句像是打开了一本尘封的日记:诗人回忆年轻时也曾满腔热血想参军报国("请缨"指参军),可如今依然像浮萍般漂泊无依。他说自己在外奔波,脸上沾满了旅途的尘土(暗指生活艰辛),但骨子里的正直品格却难被世俗理解。

中间用两个著名典故吐露心声:像战国冯谖那样怀才不遇只能弹剑自叹,像俞伯牙失去知音钟子期后,弹琴再无人懂。但紧接着笔锋一转,展现出豪迈的一面:即便处境艰难,依然保持着燕赵侠士的勇猛气概,和对国家的赤胆忠心。

最后四句情感浓度达到顶峰:想到兄弟分散就愁绪万千("鹡原"代指兄弟),梦见故乡山谷忍不住落泪。只能把满心愁绪写成诗,在漫漫长夜里反复吟诵,仿佛永远醒不过这场乡愁的梦。

全诗就像一封深夜写就的家信,既有铁汉柔情的矛盾,又有"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执着。最打动人的是那种真实感——每个在外打拼的人,都能在诗中看到自己:被生活磨砺却不愿妥协,思念家人却只能借文字倾诉的身影。

0